威宁凤山寺

来源:贵州网  发布时间:2018-06-11 12:23

  威宁凤山寺,又称为上帝庙,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西北2.5公里之凤山上,是威宁众多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一处。据《重建凤山寺》碑记载,其寺始建于明代。

  历史:

  威宁凤山寺,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西北2.5公里之凤山上,是威宁众多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一处。据《重建凤山寺》碑记载,其寺始建于明代。

  威宁凤山寺,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西北2.5公里之凤山上,是威宁众多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一处。据《重建凤山寺》碑记载,其寺始建于明代。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今草海镇地置乌撒卫,隶云南都司。在此之前的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曾置乌撒路,十五年(1278年)设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年)改为军民宣慰司,乌撒为其所领八部之一。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遣使敕谕乌蒙、乌撒诸夷酋:“朕历览群书,见西南诸夷自古至今莫不朝贡中国。以小事大,义所当然。朕受命天下主,十有五年,而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建昌诸处酋长犹桀骜不朝。朕已遣征南将军颖川侯、左副将军永昌侯、右副将军西平侯率大军往征。犹恐诸酋长未谅朕意,故复遣内臣往谕,如悔罪向义,当躬亲来朝,否则,遣人入贡。”在大军压境、“恩威并用”攻势下,乌撒诸蛮降明,卜实授乌撒土知府。征南将军傅友德“遂城乌撒,得七星关以通毕节,又克可渡河。于是,东川、乌蒙、芒部诸蛮震,皆望风降附。”自此以后,中原文化逐步深入乌撒,促成汉彝文化交融。威宁凤山寺的建立,便是这段历史发展的见证。

  据建寺碑记称,虽名“凤山寺”,但供奉的却是道教尊崇之神“北极真武”。早年凤山寺,人称“真武观”,又称“上帝庙”,由真武大殿、左右两厢和前面下殿组成封闭式四合院。所谓“真武”,又称“玄武”,是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宋真宗因避圣祖赵玄朗讳,改“玄武”为“真武”。在彝族世居之地修建道观,可见当时汉文化在威宁地区影响之深。

  威宁凤山寺与蔡标传奇故事:

  威宁自治县城东北角一公里之外有座高山,苍松翠柏掩映,古木参天。相传,在飞越万水千山来草海过冬的雁阵鹤群中夹杂着一只美丽的凤凰,它闪动双翅,盘旋于碧波荡漾的草海上空,在蓝天白云间翱翔,而后栖息在离城最近的这座山上,人们便称此山为“凤山”,凤山寺就依山而建于山麓之中。

  凤山寺乃明代古刹,坐北向南,由正殿、左右配殿、前殿组成,均为硬山顶结构,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两扇大门各刻一尊护法神像,前置一对浮雕云龙华表。华表高3米,直径40厘米,跤龙蜿蜒,形态逼真。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中设须弥座神龛,供奉北极真武大帝,早年名“真武观”,咸丰年间改为“凤山寺”。这里是游人闲情逸兴之所,登楼凭栏,远可眺烟波浩海,近可目俯孤舟城廊。楼上楹联集萃,多为官吏文人游山玩海感怀之作。其中有云南瀚林陈小甫题联:“俯仰天人大怀抱,咏吟山水古风流。”

  在凤山寺大观楼前有一“灵潭”,5米见方,深1余米,均料石镶砌,进水处嵌一石雕龙纹,造形粗犷,潭沿上方,有石碑一坊,上镌“灵潭”二字,为州官邓良成书。潺潺细流,由龙口吐入潭内,终年不竭。

  凤山出龙泉,彰显出威宁人杰地灵的地缘优势。清朝道光年间,凤山脚下姓蔡的农民家庭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自从呱呱坠地,其声洪亮,不同凡响,其父为他取名“标”。

  蔡标字锦堂,出生年月不详。据推测,大约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殁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享年69岁,志书称其“年届古稀”。

  蔡标家贫,生活环境艰苦,体力劳作繁多,读书时间较少,从小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16岁那一年,因亲手杀死一个堕落的成年男子,而后逃离家乡,浪迹天涯。一个偶然的机会,蔡标投奔滇军,在云南布政使岑毓英部下先任练目,历经多次战斗擢升把总、管带、游击、提督,率部平宜良,克路南,征越南,镇守祖国的宝岛台湾,为黔人增光添彩。

  据古书介绍,蔡标算个顽皮少年,但他知错必改,可谓迷途知返,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名将,民间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蔡标性格机警,对浩瀚的太空充满无限美妙的遐想。相传有一天夜晚,蔡标坐在门前观天象,发现凤山寺高山顶端有一颗明若星辰的物体在闪烁,第二天傍晚,邀约四五个同学打着灯笼、火把到凤山去寻宝。凤山寺的道人听说山中有宝,心情十分激动,有几个年轻道人也参与寻宝行动。可是,这帮寻宝人在山里转了半夜却一无所获,大家都非常扫兴。这时有人对蔡标提供的信息产生质疑。蔡标理直气壮地说:“我提供的信息不会错,我们是来寻找发光物体,大家打着灯笼火把,照得满山透明透亮,发光物体的光亮岂不是被我们的火光湮没了吗?”果然,大家都把灯火灭了,静静地坐在山中等待,不到一炷香时间,凤山寺背后山顶上一颗明亮的物体发出耀眼的光芒,蔡标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宝贝”,原来是一只像猪儿虫那么大小的透明物体,捏在手中软绵绵的,说它是肉又不像肉,说它是泥也不像泥,后来有人把它切成片,仍然片片发光,这个物体成了威宁县城家喻户晓的奇闻谈资,时至今日,蔡标和一群少年发现的这个发光物体究竟是什么东西,仍然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蔡标带着一群少年在凤山寻宝累了一夜,受了风寒,第二天病倒了。他的母亲认为蔡标在凤山寺惊扰了龙神,买来香烛冥钱,又宰一只雄鸡祀供,托龙神保佑他早日康复。三日后,蔡标病愈,来到凤山寺,爬上正殿楼口,拉一泡尿,从真武大帝的头上一直淋到脚下,蔡标边拉尿边骂:“我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害我?今日让你尝点尿水才知好歹。”

  在封建社会,这是一种极大的叛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恶作剧。可是蔡标却安然无恙,没有遭到神灵的惩罚和报应,长大了还出人头地的飞黄腾达了。

  寺庙修复:

  威宁真武观左右两厢毁于咸丰七年(1857年),同治六年(1867年)修复,并沿中轴线增建三清殿和戏楼,于西厢后侧建大观楼、小观楼。整个建筑群占地5000平方米。

  凤山寺前殿为硬山式,面阔三间约14米。山门前有一对高3米、直径0.4米的云龙纹石华表。正殿面阔三间13.8米,进深9.7米,前有廊,明间正中设须弥座神龛,供真武大帝塑像。殿前有月台,上置一石香炉。殿左右厢房均面阔三间11.5米,进深8.5米。左厢为住房,右厢为过厅。过厅后壁辟一圆光门,可入侧院登大观楼。大观楼与小观楼有廊相通,登楼可眺望山麓草海。

  威宁草海成湖于140多年前。以后又在草海湖区修建龙王庙、斗姥阁、六洞桥、烟柳堤、川主庙、观海楼、观鹿台,其中六洞桥与烟柳堤迄今犹存。民国初年,护国将领蔡锷兴师讨袁,途经威宁,曾在长堤检阅护国将士。蔡锷,字东坡,湖南邵阳人。因此,草海一度被人称为“东坡湖”。由于威宁凤山寺及相关建筑物具有重要文物价值,于1985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经政府拨款和社会集资进行维修,风采不减当年。

  寺庙景致:

  在威宁县城,除了草海,上帝庙是一个很好的风景点。上帝庙海拔比县城高400米左右,位于县城的东北角,距县城直线距离2公里左右,森林植被很好,里面建有凤山寺,美其名曰上帝庙。登上上帝庙,威宁县城和草海尽收眼底,所以游客洛绎不绝。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