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五项措施”打造山地特色农产品农业品牌

来源:赤水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20 16:11

  日前,赤水依托资源优势,坚守生态底线,坚定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十百千万”工程不动摇,抓住优良生态优势、厚实文化底蕴、长寿之乡品牌之机,着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产品农业品牌,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一是提高农业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农业品牌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的意识,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为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夯实质量基础关。2019年,“二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20个,其中,地理标志产业认证4个,有机产品认证14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5个,认证面积达到2531.25公顷,元厚龙眼、赤水竹笋已获地标认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30余万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面积2万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吨,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85%以上、农膜回收率40%以上。强化非洲猪瘟、红火蚁、稻水象甲等疫病防范和监测普查,极力保证全市农产品不出现较大问题,甚至不出现问题。

  二是释放潜在品牌创建能力。要通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在生产加工技术方面,发展精深加工,拓展价值链。如赤水市永斛源公司,自主研发金钗石斛产品,开发出金钗石斛中药饮片、金钗石斛花、金钗石斛粉、金钗石斛浸膏、金钗石斛养生酒、金钗石斛胶囊、金钗石斛养生醋等10多个系列40多个产品,拥有发明专利4项,其他专利30多项。在管理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品牌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其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赤水奇垦企业,为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在经开区修建乌骨鸡加工厂。搭建现代化的仓储物流平台,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现赤水开工建设赤水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中心,开发农产品供需平台APP,建成市级中心冷库1个,产地型中心冷库5个,总容积46208m3,配备冷藏车3辆。

  三是打造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农业企业应当将诚信经营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树立可靠、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的公信力。推进农产品质量诚信体系的建立,搭建农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奇垦农业、红赤水、信天中药和黔老翁等龙头企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增强标准意识、主体意识、体系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使龙头企业“科学生产、诚信经营、品质取胜、效益优先”经营理念不断强化。全市培植竹业企业375家,晒醋企业12家,石斛企业32家,乌骨鸡企业(原种场)2家。培育遵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10家、遵义市级25家,实现每个农业主导产业有1家以上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先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90余个,培育家庭农(牧)场82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7.56万亩,带动非成员农户3.18万户。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本地农产品原料成本23.14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

  四是企业品牌引领并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向把握市场需求准、产品技术含量高、预期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倾斜。搭建品牌宣传推介的渠道,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渠道开拓和产品促销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农业品牌的发展壮大。组织参加“遵品入沪·攻坚脱贫”遵义特色畜禽产品推介会、中国(贵州)国际博览会、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洽谈展销会等专业展会和特色展会16余次,赤水晒醋入选上海第一批“百县百品”名录,赤水冬笋第一次通过“食行生鲜”“叮咚卖菜”等平台销往华东市场,全市农产品销售额达到4.44亿元。开工建设1家农业加工企业;规划建设农旅一体化园区13个,已开园6个。五星苗寨隆重开寨,新申报创建甲级乡村旅游村寨2个、精品级乡村旅游客栈4家、五星级乡村经营户1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1个。

  五是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赤水的优势特色农业在于竹子、金钗石斛、乌骨鸡、高山生态鱼,建成竹、石斛、乌骨鸡三大省级现代高效示范园区,探索出“平台公司+专业实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与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贵州大学、联合建成院士工作站,实现“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同步共赢,着重从品牌打造、产品营销、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2019年,新培育商品竹林13万亩,总面积达到100万亩,采挖竹笋6万吨;新增金钗石斛种植基地7500亩,总面积达到9.02万亩;建成家禽标准化养殖场120个,出栏以赤水乌骨鸡为主的家禽1040万羽;新增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累计养殖面积达到2.02万亩。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