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拓碑只为留下遵义史迹

来源:遵义晚报  发布时间:2019-10-14 09:50

  三位老师正在拓碑

  “可以上墨了,这儿凹槽的墨要上深点。”“可能还是要遭修补,这块碑风化有点严重。”在城郊一丛林深处的石碑前,有两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和一位扎着马尾的中年女士,正在分工有序地用宣纸在石碑前来回比划。没错,他们正在拓碑。拓的都是清代乃至清前的古石碑、摩崖,旨在抢救遵义古代石刻内容,为保留和研究遵义历史文化提供有用价值。

  抢救清代碑文 三位前辈在攒劲

  拓碑的3人分别是74岁的李连昌、70岁的王信、50多岁的代骊(女),算算平均年龄,都已经65岁了。但作为遵义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他们可谓热情不减。在看到遵义历史上遗留的古碑、摩崖日渐风化剥落或因建设损坏后,他们计划地毯式搜寻散落在荒野田间,具有历史价值的古碑、摩崖进行拓片,先保留下来以待日后供地方文化研究之用。

  8月,三人组成的古代碑石、摩崖“抢救队”正式成立。如果你认为拓碑就是将宣纸贴在碑上,然后用墨汁加以复制,那就错了,这可是个复杂的过程。仅宣纸、胶水、拓包、喷水壶、刷子、毛巾必备工具、材料就一大堆,垂拓过程也要多道工序。记者得知,在拓碑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搜寻地点。李连昌、王信、代骊因长期做遵义历史文化工作,对当地情况有所了解,但也需要靠民间热爱地方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信息。随后,他们会将搜寻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并提前勘察考证,确定此碑的年代及价值后,根据天气再次前往垂拓。

  “拓碑这个活很熬人,下雨天不适合、潮气重的天气不适合,最适合的就是太阳天。因为雨天宣纸贴上去干不了,根本无法操作,即使是晴天,如果纸未干,拓出来也是模糊的。”王信边说边掏出手机,点开相册向记者展示他们在拓碑过程中的照片。

  好天气有利拓碑,但碑石、摩崖多在僻静荒芜的山间野岭,有的离城区50多公里,除了登山的劳累,还有荆棘和蚊虫叮咬,让3人吃了不少苦头。每次“出征”,兼职做司机的李连昌要开很远的路程,有时拓碑地点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深山,这对于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一些摩崖在岩壁上,他们还得搭架子或石墩上去拓碑。一次前往大脚寺拓碑,负责到河里取水的代骊陷进沼泽地,幸亏另外两人来得及时。虽然心有余悸,但每当能顺利完成一张拓片时,他们又觉得一切都值了。

  拓片内容珍贵 将收集整理后出书

  据李连昌介绍,就目前初步统计,城内和近郊有100余块清代古碑,其大多已风化且有损坏现象,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抢救古碑内容的决心。从8月至今,“抢救队”已拓碑30余块,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100块。下一个目标:收集整理遵义清代古碑拓片,出版一部书。

  在现已完成的30余块清代古碑、摩崖拓片中,可罗列为五个方面。一有遵义名家撰写的墓志铭或墓表;二有历代皇帝给地方有贡献的人下的圣旨;三有乡规民约;四有关于地方历史事件的记载,如:地方政府对民事纠纷判决后,为警示后人打成的碑;最后则是诗文。

  岁月流逝,石刻碑志终究会磨灭;朝代兴衰,文脉不能因更迭而消失。用“抢救队”三位老师的话来说,若这些遵义石刻史迹流落荒郊野外,随岁月消失,岂不是一种遗憾?他们之所以决定用拓片的方法去保存、弘扬这些荒野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为有所需要的文化研究者提供便利,更是保护历史文化信念的体现。“抢救队”的工作还在继续,如市民有相关线索提供,可拨打电话18089679573。

    ■记者 陈果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