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网 发布时间:2023-07-07 11:16
千方百计“引” 注入“源头活水”
立足村级换届回引一批。思南县依托村级十一届换届为契机,吸引425名本乡本土大学生返乡到村任职,将能人用在关键岗位上。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大学生村干部留任24余人,其中支书、主任“一肩挑”8人。
聚焦本乡本土培育一批。按照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党组织书记推荐、本村党员或村干部推荐、第一书记推荐、乡镇领导推荐、联系县领导推荐和乡镇党委研究、村党员大会研究、村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的人选确定方式,有计划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37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后备人选593人。
强化体制机制吸引一批。制定《思南县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试行)》等引才政策,对于不同领域人才,坚持全职引进机制。通过实施“五个一批”选聘461名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其中事业单位公开招聘50人、引进高校选调生8人、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88人、“三支一扶”1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到村工作305人,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创新方式“育” 厚植“优质沃土”
强意识促转变。细化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流程,建立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了解到村工作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实绩,定期集中开展业务培训会、座谈会、讨论会,通过集中交流心得体会和单独交心谈心等方式,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提出成长指导意见,帮助其定心、定向、定奋斗目标,帮助到村工作大学生转变角色定位、明确任务职责,形成与村组干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
强培训促提升。将“五个一批”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利用省市调训和县级培训等机遇,积极组织“五个一批”人员参与培训,全方位提高“五个一批”人员综合素质。明确将“五个一批”人员纳入村干部管理,建立“2+1”培养机制,(即明确“1名乡镇班子成员+1名村支书或村主任”结对帮带1名到村任职大学生),切实做好“五个一批”人员跟踪培养。截止目前,共结成331对帮带对子。
强实践促担当。为全面提升其办文、办会、办事和服务基层的能力,着力打造一批“能说、会写、肯干事”的基层实干青年,针对性制定了到村大学生“三个一”学习提升计划,每月必须完成一月一次读书分享促进综合学习提升、一月一次写作评比促进能力提升、一月一次技能考核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对滞后的人进行通报批评,纳入年终考核。通过“理论学+实践做”“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要求,全方位、多角度考准考实“五个一批”人员到村工作表现,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学习理论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快速提升业务综合水平能力。
各尽其才“用” 点燃“加速引擎”
做好政策“宣传员”。开展“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的“四好”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综合思想素质。从全县选派14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村(社区)工作,运用“一宣四助”工作法,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聆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疑难困惑,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做好乡村治理“实干家”。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所长,多举措开展各类乡村综合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切实为乡村治理弥补了人才缺口短板,锻造了一批敢想、敢干、实干的乡村振兴人才。
做好产业振兴“领航员”。到村选调生聚焦“一强两富三创”目标,大力推广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做法,持续深化“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参与村级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等工作,带领群众稳定增收。
多措并举“留” 解决“后顾之忧”
强化待遇保障。全面做好到村任职大学生食宿保障,建立“1+1”后勤保障联系服务机制,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严格落实“五个一批”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生活补贴、交通费、体检等政策及生活待遇保障。2022年以来,为212名一村一大(公益性岗位人员、“三支一扶”)人员购买重大疾病及人身意外伤害险。
突出激励关怀。定期开展座谈会、建立谈心谈话制度,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动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做到“思想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帮助”,让到村任职大学生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帮助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为“五个一批”人员安心在村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为助力乡村振兴添加色彩。
突出政策倾斜。在工作中发掘“好苗子”“潜力股”,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及时提拔重用。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划出一定数量编制面向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提振了一线干部的工作信心和决心,为全县基层干部上下一心助力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树立人才向一线聚集的导向。截至目前,“三支一扶”已有10人纳入事业编制。(龚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