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看病更方便 医共体解救急难——黎平县尚重镇医疗事业发展综述

来源:贵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09 13:20

  2022年6月的一天,因不慎摔伤了左髋关节,吴某某被家人急诊送到了尚重镇卫生院。54岁的吴某某,家住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西迷村,镇上卫生院,离家仅有7公里,也方便。

  卫生院医师杨通辉接诊病人后,进行DR检查,诊断为“左髋关节脱位”。经请示院领导,并了解病人病情及一般情况后,提出了治疗方案建议,在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手法整复术,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后,由石庭辉副院长成功复位。

  术后患者康复,可独立行走,满意度良好。据悉,此次复位,开创了该院近年来首例在麻醉下行大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法整复术,也体现出该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科室的协作结果,病人康复、群众满意,激励着全院职工工作热情,使该院能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守护百姓健康。

  “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法整复术,对基层卫生院来说,是比较大的手术。下一步,借助‘桥头堡’政策,我们用好东西部医疗协作契机,助力边远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便更多群众就医。”黎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光科说:“通过组团式帮扶,区域间协作,实现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医疗技术优势互补,能更好地让群众就近看好病、少花钱、不跑路。”

  5月31日,家住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尚重村的吴某某,在乘坐黎平至尚重班车途中突发胸闷、胸痛,并大汗淋漓。班车司机见状立即向尚重镇卫生院求救。

  据黎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光科介绍,该患者在尚重镇卫生院治疗期间,从确诊到溶栓药物治疗仅用了28分钟,这对乡镇卫生院来说,是全县基层首例。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经县医院专家指导,尚重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于当晚将患者转运至黎平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继续观察治疗。

  7月9日晚,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上洋村6组杨某某,因“胸痛伴呼吸困难6+小时”,出现胸痛、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乏力,不能平卧及行走,自行休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反而加重。

  后来,请当地村卫生员入户诊疗,村卫生员通过电话请示尚重镇卫生院值班领导,值班领导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远程指导其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口服,建议患者转诊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

  当日深夜23:00时,在家人的护送下,杨某某被送进了尚重镇卫生院胸痛病房。在值班领导吴沛副院长安排下,临床值班人员首次医疗接触患者,并予心电监测、吸氧、指脉氧监测、建立双通道等急诊处理。

  “通过微信传输心电图报告单,申请黎平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远程会诊,胸痛中心全体人员很快于23:08心电图确诊,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尚重镇卫生院院长吴家健说,当天,正在镇上开展工作的黎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光科第一时间抵达尚重镇卫生院胸痛病房现场指导,行注射抗凝药物,予口服胸痛药稳定斑块、抗血小板凝聚等治疗。

  “在完成溶栓筛查,排除溶栓治疗禁忌症,签订溶栓知情同意书,注射药物溶栓完成后。经复查心电图、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后来,患者胸痛完全缓解。”吴沛副院长说:“因我镇距离县城100公里,且患者胸痛时间较长,暂不具备转诊条件,拟急诊于我院行溶栓治疗。”

  据了解,这是黎平县尚重镇卫生院在多科室协作下,成功完成的一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近年来,黎平县人民医院还与尚重等6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胸痛救治单元”,为基层患者搭建救“心”通道,让偏远地区的患者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接受到最有效的诊疗,为基层胸痛患者救治赢得时间。

  “静脉溶栓治疗,让脑梗死患者看到希望。”2021年12月19日,黎平县人民医院通过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患者从入院到静脉用药仅用了36分钟,便成功为一名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为脑卒中患者打通了“生命之路”。

  患者石某某,59岁,家住黎平县尚重镇洋卫村。9月27日,因“摔伤致上唇破裂、流血30分钟”由家属急诊送入尚重镇卫生院。值班林安灿医师查看后,立即请示上级医师吴成语,吴成语医师查看病人一般情况后,诊断为:创伤后唇缺损。

  后提出了行“唇缺损修复术”的治疗方案建议,术后患者对创口缝合满意,对该院医务人员服务表示认可。此次唇缺损修复术,体现了该院医师医疗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黎平县人民医院与尚重镇卫生院结成医共体,下派业务骨干担任卫生院院长,通过落实“双培养”机制,将县医院与镇卫生院医疗人才实行双向流动,县医院选派业务骨干往基层下移、基层卫生院选送骨干到县医院跟班学习,通过“传帮带”,尚重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更加齐全完善,基层医疗队伍素质有了提升,帮助基层卫生院攻克了疑难杂症,解决乡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姚进忠)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