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乡新生村:“多元化”合作社,助推攻坚战

来源:贵州网  发布时间:2019-10-11 17:20

  新生村地处从江县高增乡南面,坐落在天鹅山上,是一个风景优美民族文化浓郁的侗寨。新生村在充分地整合现有资源,用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两把“钥匙”,通过三个“多元化”合作社,改变了贫困的面貌,打开了走向富裕的大门。

  养殖合作社特色产业跨越发展

  2016年底,新生村会计吴玉生,抱着带发展特色产业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带着在丰联公司香猪场打工期间掌握的香猪养殖经验和在职业学校所学的养殖技术,回村创业。以新生村东苟寨的闲置山地为主体,成立了天鹅山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生村以合作社助发展的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天鹅山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经营香猪养殖产业为主要项目,通过利用村内山地带领村民发展香猪特色养殖产业。有了政府扶贫资金的注入和吴玉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户在养殖资金和技术上的顾虑,村民的养殖积极性提高,香猪的品质也有了保障。

  “合作社+丰联企业+成员+农户”的养殖经营模式,很快在天鹅山一带形成了香猪特色养殖为主,户户靠香猪致富的产业发展格局,不仅使得香猪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逐渐带领村子里的村民们走向脱贫摘帽的道路。

  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天鹅山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由最初的67户(包括贫困户59户),壮大到了如今135户(包括贫困户115户)。在2018年,合作社累计发放分红215500元,香猪产业逐渐成为了新生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2019年,乘着从江县发展“4+1”产业的“东风”,天鹅山原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又利用起村子里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鸡养殖产业。目前有共258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林下鸡养殖项目,每户以6000元扶贫资金入股,计划养殖林下鸡3.6万羽,预计每年每户可获分红3000元。合作社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吴玉生的的带领下,坚定的朝着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奋进。

  种植合作社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新生村东苟寨门前,连片的香禾糯田里,黄灿灿稻穗已经把稻杆压弯了腰,稻田游曳的鸭子和不时被惊起鱼儿共同构成成了侗家传统的“稻鱼鸭”美丽画面。合作社负责人杨光新站在稻田前介绍道:“我们东苟同心种养殖合作社是在去年10月组建,现在主要在搞稻鱼鸭产业,现在社会员还不多一共有16户,其中有8户是贫困户,我们今年流转种植的20亩田,来搞稻鱼鸭产业,再过一段时间香禾糯就可以收了。”

  东苟同心种养殖合作社,靠着村内优良的水质和连片的梯田,把传统的稻鱼鸭产业发展得风风火火。每户社员入股资金5000元,对照实际产出比例进行分红,一般农户10%,贫困户15%的。除分红外,合作社还雇佣了50多岁的贫困户吴老青来对稻田看管,每月发放1000元的工资。在合作社规范化的管理下20余亩稻田,预计能收获香禾糯10000余斤,稻花鱼2000余斤、300多只鸭子,每亩稻田产值5500元左右的。

  阵阵的稻香,鸭鸣鱼跃“传统产业+合作社”的新模式,不仅碰撞出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新生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劳务合作社以工代训增收致富

  今年6月,夏红民书记到从江县调研,提出“4+1”发展模式后,新生村便紧紧围绕“+1”探索以劳务输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路子。

  新生村村民委主任吴国祥为加整合村内劳动力和扩宽村民增收渠道,勇挑重担,组建了从江县高祥劳务输出合作社。并动员村内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到合作社担任小组长,通过分设搬运、建筑、木工三个劳务小组,有针对性的组织村内劳动力外出务工。

  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89人,其中包括贫困劳动力84人。合作社的搬运小组约有15名贫困户长期在从江县物流园务工,他们每天根据工作量,能获得150-300元不等的收入。除简单的体力劳动外,合作社还积极承接鼓楼、戏台、道路修建等复杂工程项目,通过以工代训的形式,“鱼渔同授”既带动农户增收,又在工程期间有效引导农户学习和掌握了能够致富的技术,“输血”变“造血”。

  9月21日,50多名社员在三天完成了香禾糯产业示范区观道路的建设,共获工资2.8万元。据了解,高祥劳务服务合作社现共承接了价值175万元的建设工程,涉及公路、停车场、戏台的修建,将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151人在县内进行劳务输出,新生村也“装上”了第三个发展的引擎。

  如今,新生村的84户贫困户341人,已经脱贫52户244人,贫困发生率为7.28%。在脱贫攻坚战攻城拔寨阶段,伴随冲锋的号角,“种、养、劳”三类合作社齐发力,新生村有信心、也有能力,啃下贫困最后的“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梁永松)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