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四个三模式”向“乡厂校店”升级

来源:黔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20 00:51

  炎炎烈日当头照,秋风携雨润茭白。田间村妇忙劳作,增收有道乐开怀。

  近日,记者在平塘县者密镇六硐村看到,以往一千多亩种植水稻的农田,如今换种了茭白,八月份正是茭白丰收的季节,近百名当地妇女三五成群地穿梭在浓绿色的茭白林里收割茭白,一派忙绿的景象很好地诠释了平塘县大力实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广大群众增收有门、致富有方的发展现状。

  发源于平塘县的“校农结合”扶贫模式是农村农业转型升级,加速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有力创举。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尝试,平塘县结合实际,致力以“三强三建三联三转”四个三模式深化拓展“校农结合”扶贫模式,打造“乡厂校店”升级版,促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三强打基础三建搭平台”

  高位推进“校农结合”全面铺开

  平塘县在推动“校农结合”向全县铺开过程中,立足各镇(乡、街道)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出台系列保障机制,成立县委县政府与高校主要负责人领衔的产销对接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高位谋划统筹。同时,转变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原料外购模式,优先采购本县合作社、贫困户生产的原料,全力打通“校农结合”通道,实现农产品配送全覆盖。随着“校农结合”不断拓面实施,平塘县转变传统发展思维模式,以“校农结合”农产品需求量大来有效倒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增收。通过三强“强统筹、强结合、强产业”为“校农结合”在平塘开新花结硕果打下坚实基础。

  以者密镇六硐坝区为例:在县级层面的统筹部署下,坝区现已种植茭白1500亩,荷兰豆320亩,茄子580亩,白菜、洋芋等蔬菜300亩,轮种“四K”西瓜500亩,其他蔬菜轮作700亩。除全县中小学生营养餐的专供基地外,其他区域所种植的上述农产品已有省外订单,将销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根据所种植的农产品产量及订单价格测算,茭白平均年亩产量2300公斤,按6元/公斤计,亩产值将达13800元以上;茄子平均亩产量达7860公斤,按2.4元/公斤计,亩产值将达18864元;“四K”西瓜平均亩产3000公斤左右,按6元/公斤计,亩产值将达18000元以上,据此,坝区已实现“万元田”目标。

  在“三强”基础上,“校农结合”在平塘实现了高位谋划,稳步推进。为了解决“校农结合”从单纯的“产销”到如何引导群众从“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从“农产品”向“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市场经济的意识。今年初,平塘县委主要领导深入“校农结合”各个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最终提出了“校农结合”要向“乡厂校店”发展升级的理念。

  为确保“校农结合”在平塘真正实现开新花结硕果,平塘县加大投入,建成平塘县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分校烹饪的方式,确保学生营养餐绿色、新鲜、营养、安全。在各镇乡、街道新建20余家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解决学校假期农产品滞销和农产品接茬生产问题,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主动对接省、州高校与县内大型学校,在校内开设“校农结合”农产品实体店和网络体验店,促使农产品从学校食堂扩面到校内市场,致力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乡厂校店”实现产销精准对接。通过三建“建中心、建乡厂、建校店”实现“校农结合”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在贵州大学帮扶大塘镇过程中,贵州大学将在农产品产销、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发展指导、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镇校帮扶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渐形成助力平塘县大塘镇脱贫增收的“一二三”帮扶模式。帮助大塘镇打造一个示范村(胜安村),实施两个计划(“博士村长”计划和“关爱贫困生”计划),建设三个产业技术服务示范基地(茶树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基地、水稻稻田生态工程结合稻田综合种养基地、校企合作生猪养殖基地)。切实按照“贴合贵州、结合特色、整合资源”的三结合原则,充分运用“补脑扶智、动手扶业、弯腰扶贫”的“三扶”工作法,聚力打好科技扶贫出重拳、教育扶贫出长拳和校农结合出实拳的三套组合拳,在教育、智力、技术、产业扶贫等方面为大塘镇的脱贫攻坚贡献了贵州大学的力量。

  “三联促升级三转增动力”

  优化实施“校农结合”助农增收

  打好了基础,建立了平台,如何优化产销对接,提高“校农结合”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校农结合”提质拓面实现全面发展,平塘县一步步总结经验,深入思考,紧紧抓住各类单位食堂,优先确保农产品通过“校农结合”得到消化,同步保障农产品“引进来”和“走出去”。始终注重产业布局优先贫困村,利益联结优先贫困户,带动一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得收益、劳动务工有收入。充分利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示范引领和科技创新技术,提升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实现“校农结合”向科技、人才、教育扶贫的全方位转型升级。通过“联食堂、联农户、联高效”的三联机制,进一步优化了“校农结合”产销链条,实现“校农结合”在全县铺开拓面升级。

  据贵州大学前线工作队队员李志刚介绍:“自帮扶大塘镇以来,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饮食公司负责人多次来到大塘镇现场调研,并形成了订单生产、合同收购、按需配送的合作意向。目前,每周都有来自大塘的农副产品进入贵州大学的食堂。2018年6月至年末,贵州大学向当地农户采购农副产品共计160万余元。”

  大塘镇驻村扶贫干部刘胜琦向记者总结:“塘镇的农产品大米、蔬菜、鸡蛋、猪肉等送到贵州大学的食堂,到现在为止总价值达到了200余万元,涉及1200多贫困户,大约5000多贫困人口增收致富,通过“校农结合”这种方式,使广大贫困群众打消了以前种养出来卖不出去的顾虑,现在更加有信心,更加积极地发展种养殖业,通过种养殖业不仅使群众腰包鼓起来,脱贫信心更足了。”

  “校农结合”模式在平塘发源、拓面、升级至今,逐步唤醒了农户产业革命内生动力,实现了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观念转变,将“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2017年以来,全县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97家,共25416户农户入社,开展组织化农业生产。同时,通过引进扶持龙头企业、成立合作社等模式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保障“校农结合”产销高度衔接,全面提高贫困村、贫困户收入。三年来共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8.82万亩,退耕还林还产面积7.48万亩,替代产业面积11.34万亩。尤其是“乡厂校店”采取配额换订单模式,有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有力地保障了“校农结合”“乡厂校店”产销精准衔接。“校农结合”在平塘实施以来,带动了农业产业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吸引3600多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从源头上减少3000多名留守儿童和2000多名空巢老人,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群众观念转变、创业就业转移、经济效益大转化”的“三转”目标。

  发源于卡蒲乡的“校农结合”扶贫模式,是一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农村产业革命,是落实“八要素”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实现了“校农结合”基地产业选择精准、培训农民有效、技术服务到位、资金筹措有力、组织方式优化、产销对接顺畅、利益联接高效、基层党建夯实、群众得到实惠。(记者 刘朝荣 田举)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