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都匀市幸福敬老院院长蒙新菊的暖心故事

来源:黔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4 10:01

  一叶飘飞,千里尽知秋,又是一年重阳时。记者走进都匀市幸福敬老院,看到的是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就如院里的花儿一般灿烂;听到的是老人们竖起大拇指夸他们的“好女儿”,她把这个小小敬老院打造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她就是都匀市幸福敬老院院长蒙新菊。

  蒙新菊是土生土长的都匀人,2006年她远嫁东北,家中就只剩下父母两人,2013年父亲的病逝让她追悔莫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和遗憾,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烙印,随后蒙新菊和她丈夫毅然选择回到都匀,努力打拼,存下积蓄,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6年创办了幸福敬老院。“他们就我这一个孩子,把我养那么大我却远嫁外省,我几乎没有好好照顾过我的父母,我衷心地希望更多的老人得到悉心的照顾,不要像我一样后悔终生……”蒙新菊说这段话时几度哽咽。

  在蒙新菊看来为老年人服务是无尚光荣的事业,自从办院以来,她以院为家,没有节假日,全身心照料老人们。她视老人们如自己父母,每天,她都会和护工阿姨一起查房、看望观察老人,为需要全护理的老人更换尿布、翻身清洗、擦拭身体、修剪指甲、送粥喂饭,为所有老人提供生活上全方位的服务,起早摸黑,三年如一日。闲下来时,她还带着老人上街逛逛,陪老人散散步,让老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幸福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亲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了她乐此不疲的动力,经费不足时,蒙新菊的亲戚朋友都会伸出援手,帮她解决燃眉之急。每逢勤杂人员短缺时,蒙新菊71岁的母亲都会到院里帮忙。特别是她的丈夫杜宏祥深得院里老人的喜爱,杜宏祥工作之余都会到院里,给老人剪头发、刮胡子、洗脚、剪脚趾甲……“我们院里一个老人只准我爱人给他刮胡子,别人他都不愿意,他对老人特别地有耐心,而且总能逗老人开心。”蒙新菊笑着说。

  谈话间,蒙新菊说起了三年来最让她感动的一个老人。2018年2月,86岁的双腿瘫痪老人钟化能来到幸福养老院,从老人入院起,蒙新菊就把他当自己父亲一样照顾,后来老人慢慢地记不清人记不住事,甚至连自己的子女都不认识了,唯独认识蒙新菊,他把蒙新菊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吃饭穿衣上厕所等等这些生活起居他都只让蒙新菊帮忙。“他是在我怀里去世的,临终之前我把他抱在怀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掉,他竟然在我耳边说他有一万块钱的存款,他想要把这笔钱留给我。”蒙新菊红着眼眶说。

  幸福敬老院的老人们告诉记者,来到这里吃饭穿衣有人管、房间卫生有人打扫、生病住院有人陪,还多了许多新朋友,一起唱歌、下棋、晒太阳、跳广场舞……他们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有一个“好女儿”,内心感到满足而幸福。

  现在的多数老人,或因子女在外打拼而成为“空巢老人”,或因帮助子女照顾孙辈成为“全职保姆”。社会的迅速老年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亿老人的养老问题迫切地摆在眼前,各种矛盾随之而来,养儿防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之前的热播剧《都挺好》也引发人们思考,新时代的养老模式该是什么样的。“站在养老机构角度来说,我们要以子女的心态来对待老人,应该给老人一个像家甚至比家更好的敬老院,现在农村有些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认为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就是不尽孝,被人家指指点点的说,其实在他们自己没办法好好照顾老人时,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是最正确的选择。”蒙新菊说,每逢节假日,社会爱心人士会带着礼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剪发、表演节目;很多爱心家长带着子女到敬老院与老人共度节假日,让子女送上礼品,为老人打扫卫生、剪指甲、陪老人说说话,培养子女从小养成尊老爱老的品德,教育孩子们无论在家中还是社会上都应该尊老敬老。

  正如《礼记》中所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全社会应以实际行动将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光大,为老人们营造一个美满、安详、健康、幸福的晚年,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每当有人问起蒙新菊累不累时,她都会笑着说:“看到老人们开心快乐我就感到幸福,我只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