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农信:助农惠农,和别人不一样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7 10:42

  作为扎根农村第一线的综合助农机构,中和农信有20余载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进程中有许多农户通过中和农信的服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过上了美好生活。在农户口中,中和农信的助农服务和别人不一样......

  雪中送炭,意义不一样

  如今坐落于内蒙古凉城县的耀忠滤业,已经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滤清器生产商,产品遍销全国,年纯利润两百万以上,可是谁能想到,当初为了三万块钱的资金缺口,厂长胡耀忠急的直掉眼泪。在绝望之际,他遇到了中和农信,经过详细的调查,胡耀忠第三天就收到了三万元的资金支持,工厂如期开工。

  如今,胡耀忠的工厂已经颇具规模

  “真的没有想到,在我最难的时候有中和农信愿意帮我,这是雪中送炭呐!现在有不少机构主动找我想给我做资金支持,但是我和中和农信的感情不一样,只要有需要,我还会选择中和农信。”

  千里驱车,服务不一样

  “一个电话,上门服务”是中和农信一直以来的承诺,放在一般的村镇,也许第一次看到这句口号的村民们都会相信,但住在腾格里沙漠深处,种植梭梭林的李静不相信。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广人稀,从中和农信业务部到他住的地方,要穿过沙漠,手机没有信号,gps就是个摆设。更别说往返基本要超过1000公里,光油费都不划算!

  需要用钱的李静一时间有了微妙的心态变化,一方面想试试看能不能借到钱,另一方面也想验证一下,这个“上门服务”的承诺是不是一句空话。

  只是一个电话,阿左旗的客户经理白明本真的开车穿越了腾格里沙漠,如约而至。看到风尘仆仆的白明本,李静震惊了。

  “星星做导航,沙海辨方向”,为了一句上门服务的承诺,驱车千里毫无怨言

  “我实在没有想到真的有业务员会这么‘傻’,跑一趟光油费就要上千,来了之后连口水都不喝,但同时我也很感动,‘一诺千金’让我对中和农信充满了好感。这次的资金支持不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更是为我节约了很大的时间成本!”

  现在,李静已经种了2.3万亩梭梭林、4.7万亩花棒,只要有资金方面的需求,他就会想到中和农信。

  拓展销路,帮助不一样

  河北张家口崇礼区的李世儒,是中和农信的老客户,每年种菜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都会在中和农信。往年期盼丰收的他,今年却因为丰收而发了愁,60多亩优质娃娃菜无人问津,眼瞅着地里的娃娃菜都长到“开了花”,再没有销路,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中和农信客户经理田永江了解情况后,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最终,中和农信农产品上行业务中心联系到北京的一些超市采购商,到李世儒家的菜地考察,最终签订了收购协议,把品质好的娃娃菜全部收购,及时挽回了他的经济损失。

  解决了销路问题,李世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今年赔是赔了,但现在这个结果我还可以承受。没有中和农信,我这些好好的菜可能全要烂在地里血本无归了。中和农信能这么贴心的帮我们农民,真的没有想到。”李世儒动情地说。

  紧跟时代,技术不一样

  49岁的张志合住在甘肃省临洮县所在的村庄,离县城还有50多公里的山路。如果不是中和农信,他可能一辈子也不觉得自己可能和“高科技”扯上关系。

  春天要买种子的时候,中和农信临洮县分支机构的员工小史第一次没带登记信息的表格就进了家。给张志合的手机下载了APP,用人脸识别系统照相验证的时候,张志合一旁嘀咕,“我儿子说智能手机不能乱按,会扣钱。”

  “您看,这里是您的身份证号码,一定要看准了才点确认。人脸识别的时候脸要干干净净的,头发不能遮住眼。”小史一步步教,不到半小时,张志合由于此前记录良好而获得的资金到账了,拿着收款短信,张志合还是犯嘀咕:“你们中和农信这几年变化真大,还能用‘二皮皮’。点几下就可以了!真跟别的公司不一样!”

  憨厚朴实的农民张大哥也体验了最新“高科技二皮皮”

  中和农信融入三农发展,坚持以农为根、服务为本,接地气、通民意、懂农情,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和农信将不负所托,坚守使命,继续行走在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的路上,为乡村生活更美好而不断奋斗。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