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都格镇:“黄泥三宝”出山记

来源:六盘水日报  发布时间:2019-12-09 16:15

  都格镇黄泥村位于都格镇北部,全村土地面积12.58平方公里,可用耕地3964.95亩,林地面积14905.05亩,辖区内共14个村民组。由于资源匮乏、产业不振、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黄泥村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2014年,全村人口1490户5303人,共有建档立卡人口551户 1677人,贫困发生率31.6%,属于深度贫困村。截至目前,全村建档立卡户455户1854人,其中未脱贫户178户65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86%。

  初冬的早晨,阳光暖暖地斜照着。远远望去,一片片果林沿着山坡,错落有致地散布着,仿佛为大山披上了一层绿衣。

  “这山上,可都是我们黄泥村的‘宝贝’。”这样的景色,让罗毅喜不自禁。

  虽然69岁了,可罗毅的身体还硬朗得很,走起山路来脚下生风。当了多年的老师,有知识、有见识,退休后也闲不下来,转身又干起了农活。不过,这一次他要种的,不再是传统作物,而是村里人从来没见过的血橙。

  “种了几十年的包谷洋芋,苦了一辈子,要换个路子了。”罗毅说。

  黄泥村位于水城县都格镇,地处偏远、资源匮乏,贫困根深蒂固。过去,也不是没人想过发展产业,可真正做起来,交通运输难、思想转变难、土地协调难……这一道道难关,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脱贫攻坚的春风,吹绿了贵州的农村。这几年,黄泥村通了路、通了电、通了水,村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人心。外出打工的人,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守在村里的人,也不再安分于过去的生活模式。“三变”改革、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一件又一件的“新鲜事”,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改变的契机。

  罗毅,便是其中之一。

  “以前,就算种出什么,也难运出去。运出去了,也不知道卖到哪。”罗毅说,现在大不一样了——水泥路通到产业地,运输不愁;发展产业,村干部、帮扶干部热心地出点子、想法子,路子不愁。

  有了这“两不愁”,罗毅放手大干起来。

  2017年,罗毅去四川资中考察回来后,又找了几名合伙人,成立六盘水万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搞起了精品水果血橙种植。

  第一年,罗毅试种100余亩,长势喜人。有了村干部、帮扶干部的支持,加上自己当过老师在村里小有声望,这100亩血橙顺顺当当在黄泥村落了户。

  没过两年,拿到分红、见到效益的村民们,对血橙产业越来越看好,纷纷把土地入股进来,血橙种植规模扩大到千亩。不但有分红,村民们在产业地打工,还有务工收入,增收带动“给力”。

  “光是务工费,这两年就付出了150多万元。”罗毅说。

  “除了血橙,黄泥村的‘宝贝’还有刺梨、猕猴桃。”一路上,同行的代理村主任武豪告诉记者,近年来,黄泥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构建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产业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刺梨2116.64亩,带动377户农户增收;

  猕猴桃2285亩,其中1185亩已挂果,带动402户农户增收;

  血橙1000亩,带动275户农户增收。

  ……

  有了产业,农民就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以前种苞谷,收得好点,一亩也就300元。”4组村民罗超说,现在,自己的6亩地入股合作社种刺梨,光是分红,每亩就有400元。

  算过“收入账”,罗超觉得种刺梨很划算。

  罗超是4组的小组长,这本“收入账”,他也经常算给村民们听——有分红,还有管护费;刺梨采摘了,卖出的钱归自家,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

  事关自家收益,村民们对刺梨的管护越来越上心。

  “今年刺梨采摘的时候,卖到了3元/斤的价钱。”罗超说,收购刺梨的车开到了村口,村里管护好的人家都发了“小财”。

  刺梨产业带来的增收效应,还在向“空中”延伸。“县农业局支持我们搞中蜂养殖,我带头养了100箱。”罗超告诉记者,村里已有20余户参与,预计一年的毛收入可达3至4万元。

  在黄泥村5组,一间两层楼平房的院坝里,赵嫩厂老人正在打扫卫生。

  老人已经68岁了,问及村里的产业时,她表示也有话要说。

  “我虽然年级大了点,地头的活还是没问题的!”赵嫩厂说,自家两亩多地入股合作社种了猕猴桃。虽然有分红,还有养老金和低保,外出打工的儿子也会寄钱来,可她觉得,要过上好日子,还是靠自己的双手来得踏实。

  这两年,赵嫩厂时不时去产业地打工,每个月能有七八百元收入。

  产业兴旺改变的,不只是收入,还有人的精气神。

  血橙产业地里,罗毅和镇、村的干部们,正在仔细“检阅”两年来的成果——金灿灿的血橙,已经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再过两、三个月,血橙的表皮和果肉将渐渐变红,达到“颜值”巅峰,随后步入市场。

  此时此刻,大伙儿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黄泥村“三宝”,将走出大山,带来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希望。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